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时车辆可以移动
在交通事故发生后,很多人会选择暂时不移动车辆等待交警到场处理。但是,根据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的规定,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和争议的情况下,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,并且车辆也是可以移动的。
什么情况下车辆可以移动?
在交通事故发生后,如果当事人认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和争议,就可以自行协商处理。这种情况下,当事人应该现场勘查、记录证据,并且拍照取证。如果需要移动车辆,则应该先在现场将车辆停放好,并保留现场的轮胎痕迹、碎片等物证。
如何正确移动车辆?
当需要移动车辆时,应该先确定每一方的责任比例,并且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移动。如果有伤者或者死亡情况,则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改变现场物证的操作。
在正确判断了责任之后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- 应该先拍照记录好车辆位置和现场物证;
- 移动车辆的过程中,应该保留现场轮胎痕迹、碎片等物证;
- 如果需要将车辆拖离现场,则应该请有关单位进行拖车,并且保留好拖车单据;
- 移动车辆后,要及时将移动前、移动后的两个位置进行标记。
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的注意事项
在处理交通事故时,当事人自行协商是一种常见的方式。但是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- 双方必须都同意自行协商,并且认可责任比例;
- 不能影响到伤者和死者的权益;
-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,则必须等待交警到场处理。
总结
当交通事故发生时,当事人可以选择自行协商处理。但是,在进行移动车辆之前,需要正确判断每一方的责任比例,并且注意保留现场物证。同时,在处理交通事故时,也需要尊重伤者和死者的权益,遵守法律规定。